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18-02-12作者:來源:本站原創點擊:
在廣安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鄭治
各位代表:
我代表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全市法院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在人大有力監督、政府大力支持、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學習型、公信型、活力型、智慧型、廉潔型”五型法院建設目標,始終堅持打造一流隊伍,爭創一流業績,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全市法院辦結各類案件35920件,其中中院辦結3335件,全市法院結案率93.60%,結案數同比上升22.53%。
一、忠誠履職、服務大局,彰顯司法責任擔當
突出抓好執法辦案第一要務,自覺把審判工作融入全市發展大局,嚴格依法辦理各類案件,在全市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市的偉大實踐中積極擔當作為。
懲治打擊刑事犯罪。樹立科學刑事司法理念,扎實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庭審實質化,全市法院審結刑事案件1741件,同比上升4.69%。始終保持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活動的嚴打態勢,審結故意殺人、搶劫、綁架、強奸等犯罪案件87件。嚴懲毒品犯罪,審結販賣、運輸毒品等犯罪案件590件。依法審理黃京山、夏鈺楓等12人販賣、運輸毒品案,對其中3名主犯,判處1人死刑,2人死緩。依法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審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等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12件。依法懲治非法金融活動,審結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犯罪案件15件。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審結貪污、受賄、瀆職等職務犯罪案件55件。瀘州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張顯富犯受賄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堅持懲治與教育相結合,加強未成年人犯罪審判工作,審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8件。加大人權保護力度,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做到打擊與保護并重,杜絕了超期羈押和超審限現象的發生。
妥善調處民商糾紛。中院出臺《為改善營商環境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意見》,強化對交易安全的法律保障,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全市法院審結民商事案件23441件,同比上升23.56%。致力維護金融穩定,審結涉金融債權案件7095件,結案率93%,其中調解結案1192件,撤訴1046件,巡回審理1970件。堅持“一企一策”,穩妥推進鼎恒公司、科塔金屬、廣建集團等16件破產案件審理工作,目前,廣安鼎恒新能源鋰電池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已通過破產財產分配方案即將進入最后的分配程序,廣安科塔金屬有限公司已進入破產重整計劃草案審議表決階段,廣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7公司破產重整工作有序推進。強化對創新驅動發展的司法保障力度,堅持發布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制度,推進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工作,審結涉知識產權案件32件。暢通群眾維權案件“綠色通道”,審結有關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等案件440件。推進家事審判改革工作,改革中探索建立的婚姻家庭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被省委政法委評為全省優秀創新項目,并在全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創新工作推進會上作經驗交流。
依法化解行政爭議。深入推進行政案件集中管轄提檔升級,注重司法與行政的良性互動,積極推動落實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全市法院辦結行政訴訟案件498件。加大司法審查監督力度,判決撤銷或確認行政行為違法74件。加大對涉征地拆遷、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案件的協調力度,經法院協調和解撤訴126件。依法辦理行政機關申請強制搬遷、拆除違法占地建筑等非訴行政執行案件146件。進一步建立健全與行政機關的聯系溝通機制,與市政府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3次,就政府信息公開、國土資源管理中存在的法律問題進行深入研討,推動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標準統一。堅持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定期開展行政案件類別化分析,及時提出司法建議11條,回復率100%。
二、敢于亮劍,強破難題,彰顯司法權威公信
按照“基本解決執行難”目標要求和時間表,不斷創新執行工作舉措,集中突出執行工作強制性,全力推進信息化、規范化建設,全面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
聯動機制架設天網。立足整體聯動、綜合施策,積極向黨委及上級法院匯報,主動爭取各方支持,全面構建廣安執行工作大格局。認真落實執行聯席會議制度,全市法院組織召開聯席會議9次,深入研究解決涉執行難問題18個。強化執行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點對點”、“總對總”執行網絡查控系統功能,全市法院共通過網絡查詢17.45萬次。主動加強與公安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公安機關協助查找69人次,臨控7人次,查封車輛513臺。注重與外地法院的協同作戰,中院先后與重慶市五中院、達州中院,鄰水法院與重慶渝北、長壽、墊江等地法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委托調查、凍結、劃撥、扣押等事項相互緊密協作75次,有效提高執行效率。
專項行動突出重點。開展代號為“金劍行動”的涉金融債權案件專項執行活動,集中時間、精力和人員,采取強有力的執行手段,加大涉金融債權案件的執行力度。全市法院共受理涉金融債權執行案件718件,執結647件,結案率85.9%,已執結案件執行到位金額2.52億元,一大批涉金融債權執行老案、難案得到有效化解。開展財產刑專項執行活動。全市法院共受理財產刑執行案件478件,執結459件,執行到位金額299.64萬元。按照省法院部署,于8月29日-31日,集中三天時間,開展“執行大會戰”集中攻堅統一行動,開展拉網式執行,出動執行干警918人次,警車136臺次,查找到被執行人125人,扣劃銀行存款326.08萬元,查封房產36套,查扣車輛10輛,拘傳44人,拘留14人,成功執結案件148件,執行到位金額1233.42萬元。
重拳出擊懲一儆百。始終保持對失信被執行人的高壓態勢,制定出臺《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實施方案》,全年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的被執行人實施拘留85人,罰款12人161.2萬元,限制出境12人,限制高消費4190人,納入失信名單3062人,公開曝光1117人,移送公安機關追究拒執罪4人。系列強制執行措施打出的組合拳,對抗拒執行的被執行人形成了強大的震懾。全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9505件,辦結8590件,執結率90.33%,執行到位金額25.51億元。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取得較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三、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彰顯司法公正高效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把司法公正高效作為法院工作的生命線,遵循司法規律,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制度和機制改革創新,全面推進公信型法院建設。
積極推進司法改革。按照上級法院要求,積極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及相關配套機制建設。探索建立“專業化+”分案模式,按照每個員額法官在完成專業化案件任務數基礎上,對其余案件進行動態分配調劑,保持人案均衡。制定《辦案人員權力清單》,明確員額法官、院庭長、審判輔助人員的職責權限,嚴格控制審委會討論案件范圍,審委會討論案件的數量同比下降58%。強化專業法官會議功能,打造行使監督指導職責、確保裁判尺度統一的嶄新平臺,全市法院召開專業法官會議240次,討論個案570件,合議庭采納523件,采納率占91.75%。嚴格院庭長辦案要求,院領導帶頭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主動開示范庭和庭審直播,全市法院院領導直接承辦的案件結案2612件,占全部結案數的7.27%。落實人員分類管理,出臺《員額法官、審判輔助人員、行政人員績效考核實施辦法》,客觀、合理評價各類干警履職情況。
嚴格審判監督管理。以司法改革為契機,扎實推進審判管理機制改革,進一步規范審判權行使,統一裁判尺度,提升審判質效,保障和促進公正高效司法。依托網上辦案系統,完善流程節點設置,規范監督立案、審判、執行、卷宗歸檔,以及庭審、合議、審委會討論等所有執法辦案的程序環節。堅持常態化、規范化的審判質效和態勢通報分析,并用于指導司法實踐,強力整治隱形超審限和違規中止延長扣減審限的問題,每月對長期未結案件進行通報督辦。完善評查機制,開展庭審、文書、案件“三評查”并定期通報,與遂寧中院建立互評機制,全年評查庭審596個、裁判文書2042份、案件705件,對發現的問題深刻剖析原因,限期進行整改。強化庭審規范化建設,對公開審理的典型案件進行實時直播或轉播,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嚴格落實“三個一”制度,進一步加強涉案財務管理,杜絕了案款管理中的違法亂紀現象。
提升專業審判水平。高標準建立刑事、民事、行政專業審判團隊,配齊審判輔助人員,將員額法官的工作重心放在案件審理上,提高審判的專業化水平和效率。及時成立專門的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強化生態文明司法保障,努力實現環境資源保護與經濟健康發展的最佳平衡,全年共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38件。6月2日,經市委批準,廣安中院掛牌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隨后,華鎣市法院成立華鎣山環境保護與旅游法庭,探索和推進環境資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歸口審理工作機制,不斷提升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的專業化、系統化、一體化水平。圍繞“世界環境日”主題,發布環境保護典型案例,開展環境保護集中宣傳工作,普及環境保護法治理念。
四、踐行宗旨、為民司法,彰顯司法護民惠民
以增進人民福祉為根本,不斷創新便民利民舉措,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期待,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規范提升訴訟服務。完善“訴訟服務大廳、網上訴訟服務中心、12368訴訟服務熱線”三位一體的綜合訴訟服務平臺功能,努力為當事人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訴訟服務。推動審判機制改革,逐步推進審判輔助事務剝離,將庭審以外的非訴訟事務剝離到訴訟服務中心,由訴訟服務中心實行集約化辦理。繼續深化“簡案速審”特色工作,兩級法院普遍設立速裁審判庭和訴訟調解室,建立簡單訴訟案件快速審理工作機制,全年辦理速審案件4688件,案件平均辦理天數下降到20天。強化訴非銜接快速解紛工作平臺建設,積極推進人民調解、保險協會等非訴調解組織入駐,積極引進律師事務所、銀行、郵政等第三方服務,提升訴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水平。
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堅持把依法處理涉訴信訪作為聯系群眾、傾聽民意、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徑,繼續深化五級接訪制度,堅持院領導值周制度,全市法院接待來訪群眾968人次,處理群眾來信193件。深化推進涉訴信訪改革,落實訴訪分離,將涉訴信訪案件依法導入司法程序,加大申訴復查工作力度,全市法院立卷審查申訴、申請再審案件149件,其中裁定進入再審案件76件。健全司法救助機制,依法為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緩、減、免訴訟費204萬元。
創新司法公開機制。全面建成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及執行信息三大司法公開平臺,強力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健全新聞發布會制度,及時發布重要工作動態及大要案審理情況,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4次。全面推行“零傭金”網絡司法拍賣,加強對拍賣物的宣傳監督,最大限度避免暗箱操作,全市法院開展網絡司法拍賣共成交86件,成交額5104.37萬元。與新浪合作開發微博視頻直播庭審平臺,全年視頻直播庭審425件,微博文字直播庭審306件,繼續與市電視臺聯合打造《法庭視線》品牌欄目,全年共制作節目49期,以案普法,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五、固本強基、錘煉隊伍,彰顯司法清正廉潔
堅持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致力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干警隊伍,為法院工作持續科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學習提升素質。圍繞建設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法官隊伍總體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以素養提升為核心的學習型法院發展道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導干警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加強與西南政法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自主集中培訓10期848人次。開設“廣安法官講壇”5期,提升干警法律理解與運用、裁判文書制作等審判實務水平。建立青年法官助理導師制度,中院為12名35歲以下青年法官助理各指定1名導師,打造青年法官助理成長的“快車道”。落實學歷教育鼓勵辦法,激勵干警提高學歷層次,全市法院擁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干警達47名。全年全市法院集體及干警獲得國家級表彰2次,省級表彰表揚4次;獲得省法院表彰表揚11次;獲得市委市政府表彰表揚3次。其中,中院被表彰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
多方施策激發活力。圍繞活力型法院建設目標,堅持以文化建設為引領,不斷健全各項制度機制,增強法院發展的內生動力。充分發揚“廣德尚法、安平持正”的廣安法院精神,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四對照四提升做忠誠衛士”專題教育工作,積極學習周衛東等先進典型,引導干警爭當“忠誠干凈擔當、創新協作實干”的新時代政法干警。堅持以團隊建設釋放活力,全市法院239名員額法官產生后,兩級法院即刻按照改革方案組建了專業化的審判團隊,法官與法官助理或書記員配比達到1:1以上,實現了審判資源的集中優化,進一步釋放了法官的審判潛能。學術調研工作取得新的突破,1篇學術調研文章在國家級刊物發表,1篇學術論文獲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優秀獎,此外,12篇學術調研文章獲省級表彰獎勵,5篇學術調研文章、案例被省級刊物采用。
嚴肅風紀規范行為。圍繞打造廉潔型法院目標,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和“一崗雙責”。強化黨建工作,建立黨組書記、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基層黨支部書記責任清單,形成可檢查、可問責的黨建工作責任體系。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明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政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格規范黨員領導、黨員干部和干警的行為。加大黨內監督問責,堅持“一案雙查”,嚴格執行問責機制,落實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全年對履行主體責任不力的3名中層干部分情況進行了誡勉談話和提醒談話。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嚴格執行法官會見、過問案件全程留痕等規定。堅持和完善司法巡查、審務督察等制度,定期開展廉政風險防控自查評估,提出自己找、群眾幫、領導提、組織審的“風險點查找四步法”,新增廉政風險點11個。圍繞廉政主題,由中院自主拍攝的微電影《茶壺》,入圍全國法院第五屆十佳微電影評選活動,在中國法院網絡電視臺展播。組織觀看《警誡》、《被圍獵的權力》等警示教育片,做到警鐘長鳴。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查處違紀違法行為,主動查處干警違紀違法2起。
在積極推進審判、執行、隊伍建設等重點工作的同時,全市法院基層基礎建設也持續改善:在全省率先全面推進兩級法院庫藏檔案數字化工作,相關工作經驗受到省法院的充分肯定,并于4月在廣安召開全省法院檔案數字化工作現場推進會;高標準推進“三型”人民法庭建設,全市新建人民法庭1個,升級改造人民法庭2個;中院審判大樓中央空調、網絡改造、安保系統等全面完成升級優化;前鋒區法院審判法庭項目主體工程順利完成,內外裝修及法院信息化建設將于今年年底前完工。
一年來,全市法院始終堅持在黨委的領導和人大、政府、政協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開展工作,認真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向黨委人大專報重點工作、重點案件23次;通過手機短信平臺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發送工作快訊874條,寄送《廣安審判》等文件資料1960份;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案件17件,辦理回復率100%;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庭審504人次、視察法院236人次,走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45人次。法院工作的點滴進步,得益于市委的正確領導,市人大的有力監督,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得益于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的長期關心和幫助。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全市法院工作也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司法責任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對員額法官審判權行使、錯案責任追究等提出了新要求,隊伍能力、素質尚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形勢需要;二是在具體案件的辦理過程中,個別案件質量效率不高、效果不夠好等問題依然存在;三是個別干警司法作風、司法廉潔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將采取堅決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市人民在市委領導下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市、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全市法院工作總體思路是: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全會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市委五屆五次全會精神,始終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領導,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持續推進司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深化司法規范化建設,努力打造與改革相適應的過硬隊伍,爭創一流審判業績,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廣安實踐,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為此,我們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明晰職能定位。更加突出大局意識。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要求,找準法院工作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結合點,全力保障地方經濟平穩運行。更加突出社會治理。堅持把矛盾糾紛化解作為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探索新時代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辦法和措施。主動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不斷加強特殊人群關懷幫扶體系建設,深化家事審判改革,加強環境資源、涉知識產權、涉金融債權等專業審判執行工作。更加突出司法為民。始終站在群眾角度,幫助群眾解決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充實完善訴訟服務中心職能,創新“便民、利民、惠民”措施,不斷提高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滿意度。
二是抓實執法辦案主業,進一步提升審判質效。進一步落實員額法官辦案任務,全面加強審限管理,持續開展長期未結案件集中化解活動,不斷提高辦案效率。全面加強審判專業化建設,切實加大調查研究和審判業務指導工作力度,進一步統一全市兩級法院對類型案件的裁判尺度,不斷降低案件發改率,提高基層法院法律適用水平。深化執行體制改革,進一步突出執行工作強制性、信息化和規范化,配強執行隊伍,創新執行舉措,規范執行行為,讓打擊規避、抗拒執行和懲治拒執犯罪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在全社會形成更大威懾,切實兌現兩年基本解決執行難的莊嚴承諾。
三是持續推進司法改革,進一步凝聚創新動力。緊緊圍繞讓審判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目標,持續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工作,嚴格執行法官常態化遴選和退出機制,建立完善法官業績評價體系。健全完善更有效的審判監督機制和責任落實機制,確保案件質量和效率。繼續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家事審判等各項改革。加快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加強信息化、大數據與司法改革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信息化對法官辦案、審判管理、司法決策等的智能化支撐作用。
四是全面打造過硬隊伍,進一步夯實發展根基。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持續抓好黨的十九大及省市委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切實增強學習的系統性、創造性、實效性。加強素質培訓。以司法改革為契機,大力推進法院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注重對新類型案件、疑難復雜案件審理工作的研判和指導,著力提升法院隊伍司法能力。改進紀律作風。深入學習鄒碧華、方金剛等同志先進事跡,以先進典型為鏡,努力做新時代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于擔當的好干部。堅持正風肅紀,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杜絕“四風”反彈,確保公正高效廉潔司法。
面對新起點、新要求和新期待,全市法院將在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下,在市政府的支持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克難攻堅、銳意改革,推動法院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廣安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為中國夢廣安篇章增光添彩!